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国内 > 正文

网大为:关注“蓝色星球”,迎接“地球级”挑战

2021-11-30 作者:编辑 点击:次 

日前,中国首部关注全球水资源的英文纪录片《零水日》Day Zero获得2021年中美电视节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奖”。这部让网友看后“回家立马拧紧水龙头”的纪录片,历时3年、横跨全球四大洲拍摄,全方位揭示了遭到忽视却迫在眉睫的全球水危机问题,并在多个国家上线。

“我们都希望日子过得越来越好,会关心和关注我们生活的城市,但却很难实时去关注我们生活的整个星球。”作为《零水日》项目发起人兼执行制片人,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David Wallerstein近日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,希望更多人看到这个纪录片,更深入地了解地球上气候变化、水危机、农业之间的复杂关系,共同去应对这些对人类不得不面对的挑战。

2001年,26岁的网大为加入只有45位员工的腾讯,成为了公司的第一名外籍人士。在腾讯,几个重要选择与他有关:他帮助MIH在腾讯最缺钱时进行战略投资;他在内部普及和推广了“CE”的概念、理念和行动——“CE”是一种强调深度理解用户需求和反馈的做法;他还推动腾讯利用AI技术培育高产量、低资源消耗的黄瓜、小番茄,一些“腾讯牌小番茄”现在还生机勃勃地长在腾讯总部科技感十足的展厅里。

为什么关注水危机等“地球级”挑战?

作为首席探索官,网大为一直试图将中国以外的信息和潮流带给腾讯,向外推动腾讯的边界。不过,从小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,网大为探索的重心不只是腾讯的边界,还有人类的未来。

在他走过全球许多地方,看过大量前沿技术后,网大为的紧迫感逐年上升。

他告诉记者,地球变化的速度太快,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人类已经正在面临严重的危机,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后。如果不共同面临挑战、解决问题,每个国家、每个区域、每个城市都会成为受害者。

如何让人类生活得更健康快乐,不仅自身身体更健康,而且活在一个更健康的生态系统中?让更多人意识到地球面临的挑战,共同在“FEW”食物Food,能源Energy,水Water等领域做到更多,让“few”变为“more”,或许才有可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
WE大会“熟面孔”拍了部关于水的纪录片

11月6日,人们在腾讯科学WE大会的直播中再次听到网大为的演讲。他的观点是:“我们可以通过应用新技术来消除自然的制约,并保持与地球和自然的和谐相处。”

今年是腾讯科学WE大会的第九年,从2014年开始,网大为连年参与这个“不谈商业,只看未来”的大会。

2016年,他在WE大会直言,与受大众关注的前沿科技相比,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、水资源、食物等挑战受到的关注其实并不够;

2018年,他在WE大会首次提出“FEW”概念,即食物Food、能源Energy、水Water这三种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。

紧接着,2019年,他在联合国人居署峰会上提出“AI for FEW”倡议,探索使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以FEW为代表的地球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。

2021年,他出版了《重构地球:AI FOR FEW》一书,希望让更多人详细地了解“蓝色星球”下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;《零水日》也正式上映,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水危机呈现在了大众面前。

为什么首先拍摄的是关于水资源的纪录片?

今年4月,在《零水日》首映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世界知名水文及水资源专家王浩强调水的重要性:“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三大安全问题:第一,水安全;第二,粮食安全;第三,能源安全。这三个安全相互依存、相互制约,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水,水是关键的纽带,没有水就没有生物,就没有生态系统,没有生产能源和粮食的基本物质条件,水是不可替代的。”

长期在探索边界的网大为,更早看到全球市场的变化,也更早“看见”地球面临的水危机。在南非开普敦,他的朋友曾面临着缺水的生活,打开水龙头什么都流不出来,需要到供水中心排队领水。在他的家乡加利福尼亚州,距离旧金山向北车程一小时的地方也频发山火,浓烟蔓延到了城市,这也与干旱密切相关。

他曾说:“就像坐在一个汽车里往外看,我们看到周围的世界在变化,我们也不太确定应该怎么做,只能每天忙着日常,但是,我们放眼往外看,又能看到那么多的信息。信息太多了,我们不可能熟视无睹,那该怎么办呢?”

他行动了,并希望让更多人“看见”车窗外的变化,一起行动起来。

如果你知道我所知道的,你会怎么做?

地球的变化越来越快。

2017年,当网大为决定自费发起《零水日》项目时,地球还不是现在的样子。当时还没有新型冠状病毒,但人类在过去的几年中,面临的其它挑战也尤为严峻、紧迫。南非开普敦2018年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水资源危机,首次设定“零水日”;澳大利亚2019年至2020年的丛林大火中,数百人身亡,大量野生动物丧生……

地球在发生哪些改变?以下是《零水日》告诉我们的部分事实和观察:

世界上40的人口,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,很快,它将会是我们大多数的问题。

一个简单的汉堡大约要用到2200多升水。一块牛排差不多要消耗3875升水。80被砍伐的亚马逊雨林,都被用来满足全球对牛肉的巨大需求,而雨林的砍伐进一步激化了全球水资源和气候问题。

1968年,地球只有35亿人口,现在,世界人口是过去的两倍之多。1961年以来,肉类产量增长了500,预计到2050年,世界人口将增长到90亿,肉类产量预计将继续猛增。

一些农业产业化公司过度开发农业资源,直到地下水和优质土壤消耗殆尽,而他们不用对水的消耗付出任何代价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发现,在全球超过一半的主要含水层中,其中20个含水层的水资源被过度消耗,这些含水层中的水被抽取的速度远远快于补充的速度。

纪录片《零水日》中有这样一个场景,在美国佛罗里达州,一位已经坚持20多年的潜水者进入水下洞穴时,她总是感觉自己正在地球母亲的血脉里畅游,但如今,这些“血脉”正变得越来越疲惫。来自巴西的研究人员安东尼奥·诺布雷则指出,我们正面临的情况比二战糟糕很多倍。

回到《零水日》的开头,人类在一片欢腾中迎来了2020年,却没有意识到周遭已危机四伏。在《零水日》的最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:“如果你知道了我所知道的,你会怎么做?”

这个问题正通过《零水日》被抛给更多的人,那些被唤醒的人,有可能成为应对水危机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
“腾讯牌”小番茄背后的故事

如何避免“零水日”的出现?如何打赢这场不能输的战争?《零水日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。

网大为的想法是,每个国家、每个地区都会面临不同类型的水挑战,解决方案也会不一样,而且很多问题不是某个国家、区域或城市的问题,必须从全球格局和视角来解决FEW问题,否则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。他更希望《零水日》在不同的国家播放,引起这些国家的领导人、专家、社会各界人士就纪录片内容进行讨论,找到合适的方案。

“目前来看,技术界对这些关乎人类生存重大挑战的关注还不够。我们对技术研发的关注点非常多,但是对最关键的问题、最大的挑战,还需要加大投入,让最优秀的专家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。”网大为认为,除了依靠自身的意识和努力节约资源外,还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开拓。

农业与水、食物、能源都密切相关,地球上的人口在百年间从20亿增长到近80亿,如何既满足人们的需求,又不透支地球的资源?一个关键的突破点是AI技术。

2018年起,腾讯开始探索利用AI种植黄瓜、番茄,这与网大为一直以来对新兴技术的关注和在FEW领域长期的“死磕”密切有关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网大为听说了世界上最好的农业大学之一——荷兰瓦赫宁根大学,于是尝试着给学校发了一封邮件期待了解,得到肯定回复后,他从硅谷飞到了荷兰。

2018年3月起,腾讯和瓦赫宁根大学一起着手筹备“第一届国际智慧温室种植挑战赛”,参赛团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开发出自动控制算法,提高种植效率,用尽量少的水电等资源生产尽量多的食物。

从此,腾讯开始了利用AI种黄瓜、小番茄的实践,与跨学科的专家、企业一起探索“AI+FEW”的各种可能。2020年,腾讯AI Lab程序员尝试在辽宁的温室进行远程种植番茄的实验,通过AI算法,减少资源消耗、人力投入的同时,实验组比未改造的对照组每亩每季增加了数千元的利润。

网大为指出,在农业领域,腾讯和全球合作伙伴一起投资完成很多技术应用,AI等技术在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时,可以节省高达40的农业用水。

他举例说,以往农民依赖肉眼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,往往会给作物过量浇水,但就像人们通过运动手环等来检测自身的心率和健康状况,人们可以利用AI、物联网等技术给农作物戴上“智能手环”,通过传感器监测农作物数据,从而减少用水量并提高产量,让农作物更加“绿色”。

除了农业,AI等技术在钢铁生产、电力铁生产等领域都有发挥空间。网大为说,人类工作往往受到变量的影响,而AI突破人类极限同时快速推进、处理多线程的工作,且软件成本不高、部署快,期望看到更多行业能够开发合适的AI应用来减少资源利用,进而提高效率和利润,实现节约资源与加大产出的“双赢”。

“我们不仅要有能力开发助力改善人类生活的理念和解决方案,也要不断有激情与担当,去发现和实现关乎未来的突破性想法。今天的创新项目,能帮助我们做好准备去拥抱未来的重大突破,因此我们要深入地理解世界面临的挑战。”他表示。

与其仰望星空,不如现在改变

如今,网大为在公开场合的少有亮相,而每次亮相往往都是在呼吁,希望大众的目光能更多聚焦“地球级”“人类级”的严峻问题。

目前,关于地球的未来有几种代表性看法,一是以特斯拉CEO埃隆·马斯克Elon Musk为代表的向外探索,探索外太空、移民火星;二是企业家马克·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为代表的元宇宙,向虚拟世界探索;三是以网大为和冰岛前总统奥拉维尔·格里姆松Ólafur Ragnar Grímsson为代表的,认为人们更应该活在当下、专注解决地球上的事,不要让移民火星和虚拟世界分散精力。

奥拉维尔·格里姆松在与网大为交流时也曾表示:“我们需要认识到,每个人都可以行动,不必等待大政府或大公司执行它们。不要站在那里仰望星空,等待来自天上的东西,现在开始在地球上进行改变,因为你已经有了这样做的能力和技术。”

网大为和他所在的腾讯一直在行动。早在2019年,腾讯便确立了“科技向善”的愿景。2021年,腾讯再度启动战略升级,将“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”纳入核心战略,并首期投入500亿元展开探索,其中一个关键领域就是FEW。

在腾讯内部,网大为经常强调,如果你不关注用户,不专注于用科技来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,只是为了好的工作和收入,那你应该去竞争对手那里工作,这样腾讯不会损失什么,反而会更强大。“只有关心用户和人类,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。”

不过,改变从来都不能只依靠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努力,更多人的“看见”、思考、探讨和行动,才能为地球真正带来改变。

即使AI被认为是人类面临挑战的强有力武器之一,但FEW议题还是处于初期。网大为发现,在全球投资市场活动中,FEW领域的初创企业、十分有发展前景的都很少,“FEW+AI”还在起步阶段。引导市场和投资人的理念投向FEW这个重要也有利润空间的领域,让大家意识确保食物、能源、水的安全跟人类健康、社会健康也息息相关,是他的期望之一。

王浩院士曾说,比起用科技手段将污水过滤成清洁的饮用水,更重要的是注意经济代价、能源消耗的平衡,注意人和自然的和谐,要立刻有所行动,“人人有责,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”。

网大为表示,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节约食物、节约能源、节约水,这样,我们的地球就可以更长久。

他说:“没有人帮助我们理顺整个世界,我们必须靠自己。”